详细介绍:
灌浆料施工养护措施:
一、冬季施工:
1、灌浆时,日平均匀温度不应低于5℃,如果日平均匀温度低于5℃时,应采取预热基础表面,使温度保持在10℃以上,并清理积水,
冬季施工养护:
1、冬季施工,工程对强度增长无特殊要求时,灌浆完毕后裸露部分应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并加盖保温材料。起始养护温度不应低于5℃。在负温度条件养护时不得浇水。
2、拆模后水泥基灌浆材料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大于20℃时,应采用保温材料覆盖养护。
3、如环境温度低于水泥基灌浆材料要求的最低施工温度或需要加快强度增长时,可采用人工加热养护方式。养护措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的有关规定。
二、高温施工:
灌浆前部位温度大于35℃,应安高温气候环境施工
1、灌浆前24H采取措施,防止灌浆部位受到阳光直射或者其他热辐射。
2、采取适当降温措施。与水泥基灌浆材料接触混凝土基础和设备底板的温度不大于35℃
3、浆体入膜温度不应大于30℃
4、灌浆后应及时采取保湿养护措施
三、常温养护:
1、灌浆前,日平均温度不应低于5℃,灌浆完毕后裸露部分应及时喷洒养护剂或覆盖塑料薄膜,加盖湿草袋保持湿润。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时,水泥基灌浆材料的裸露表面应覆盖严密,保持塑料薄膜内有凝结水。灌浆料表面不便浇水时,可喷洒养护剂。
2、应保持灌浆材料处于湿润状态,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
3、当采用快凝快硬型水泥基灌浆材料时,养护措施应根据产品要求的方法执行。
如何避免高强无收缩灌浆料表面出现的“起粉”问题
要避免高强灌浆料表面出现“起粉”现象,首先灌浆料本身要具有较好的保水性,防止严重的泌水导致灌浆料表层水灰比过大。从配合比及组成材料的选择出发,要注意控制水灰比不宜过大、外加剂不要过掺,缓凝时间要适宜。砂、石集料要符合国家质量要求,尤其要注意砂中0.315mm以下的颗粒含量。
水泥的凝结时间不易过长,比表面积不宜过小,颗粒级配不宜过分集中;
其次,施工过程中不要振捣,严禁过量加水;再次,施工后要注意及时养护,既要防止灌浆料表面未硬化之前被雨水冲刷造成灌浆料表面水灰比过大,又要防止灌浆料中的水分在表层建立起强度之前散失,尤其是掺有粉煤灰或矿渣的灌浆料,由于其早期强度较低,表层没有足够多的水化产物来封堵表层大的毛细孔,若不注意早期充分的湿养护,灌浆料表层水分散失较快较多,表层水泥得不到充分的水化,亦会导致表层灌浆料强度偏低,结构松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