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基层裂缝基本上以非荷载型的裂缝即基层干缩、温缩裂缝形式出现。干缩裂缝主要是基层施工时含水量未控制好,偏大,造成后期强度发展时失水收缩而产生裂缝。温缩裂缝主要是由于外界温度的原因受热胀冷缩的作用而开裂。按开裂的表现形式主要分为纵向裂缝和横向裂缝。
纵观我国已建的高速公路路面基层结构,基本上是采用半刚性基层,如二灰稳定碎石和水泥稳定碎石,等等,其在建成后,会因为各种原因产生各种形式的裂缝。在裂缝形成的初期,其对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常无明显影响,但随着裂缝处的应力集中,往往在路表形成反射裂缝,表面雨水或雪水侵入基层裂缝后,导致裂缝两侧的基层含水量加大,造成结构强度明显降低,在大量行车荷载反复作用下,产生冲刷和唧浆现象,进而形成网裂、沉陷、坑槽等结构性破坏。
目前使用高分子聚合物抗裂贴及效果分析
通过多次实践及有关资料的介绍,为切实提高路面基层裂缝的处理效果,节省养护经费。选用高分子玻纤聚合物沥青材料抗裂贴对铣刨路段基层裂缝进行贴封处理。
“抗裂贴”是一种橡胶沥青类高分子聚合物防水卷材,由沥青基高分子聚合物改性材料、高强抗拉织物、耐高温、与沥青相容性好的抗拉织物复合而成,其在高温下不流动,低温下不脆裂,厚度一般为1~4mm,宽度为24~100cm。
抗裂贴主要是利用其柔韧性和延展性,减弱基层裂缝(伸缩缝)处的应力集中,降低面层在裂缝处的劈裂作用,同时减少裂缝处的不平整。具体表现为:
1、力学效应。抗裂贴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作为一个应力吸收膜,可增大基层内的垂直裂缝沿界面向水平方向发展的可能性,从而延缓反射到路表的时间。
2、侨联作用。基层裂缝形成后,抗裂高强抗拉织物、耐高温、沥青相容性好的抗拉织物双层侨联作用 使开裂断面具有一定的抗弯拉能力,减少裂缝张开变形,降低裂缝尖端的拉应力集中。
3、嵌锁咬合作用。抗裂贴将提高开裂断面抗剪切传荷能力,降低裂缝尖端的剪应力集中。
4、耐低温、防水作用。抗裂沥青基高分子材料具有在一定低温下保持一定弹性的性能和良好的防水效果,并且在低温时保持形状不发生变化,防止路表开裂后水的下渗。
抗裂贴施工
1、基层裂缝(伸缩缝)的表面处理。
必须将基层裂缝表面的灰尘和水等杂物清除,保持表面干燥清洁。对于基层表面凸起物,必须进行清理或找平处理至平整。
2、铺设抗裂贴。
将抗裂贴底部的隔离膜揭开,在铺设时将抗裂贴卷材拉紧,保持抗裂贴平整、不起皱、不翘边,铺设抗裂贴后用胶轮滚筒压实。
3、抗裂贴正确铺设后,应紧密结合上面层的施工,避免受潮和雨淋而达不到使用效果。铺设完成后,上面层铺设间隔时间不应超过24小时。
用抗裂贴处理基层裂缝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其有效性已经过实践检验。从养护角度来看,可从根本上解决基层裂缝问题,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推广价值,目前已将其应用于基层裂缝路面日常养护维修。此外,对高速公路在建设时期先行处理基层裂缝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将大大减少后期养护的费用,而且对于市政道路普遍存在的反射裂缝问题也有较好的借鉴作用,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巨大。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防裂贴首先可以满足防水层的厚度,达到良好的防水效果;上薄下厚的结构,有效地保证了与基层、面层的粘结强度,当防护膜及高聚物的熔点低于沥青混合料温度时,高强胎基上层的热熔状高聚物能很好地起到承上启下的粘结作用。
防裂贴置于面层与水稳基层之间,能增强面层与基层间的结合力,达到了较理想的层间粘结作用。当路面发生温缩时,沥青面层不仅要承受本身收缩变形的拉应力,而且水温基层的收缩变形会在面层底部引起较大的拉应力,设置抗裂贴后,水温基层队面层的附加应力减小,面层底部所受拉应力下降而不导致造成拉裂。有较大延伸性的抗裂贴作为层间层,可以有效地缓解裂缝处的应力集中,即弹性层间层起到了吸收部分拉伸能量的作用,并承担部分水平应力。
旧路改造、老路改建、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铺设防裂贴能有效加强路基、加固旧新板块衔接,增强路面应力,大大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