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直埋保温管终身质保
直埋聚氨酯管道的敷设方式 根据有关资料的介绍及实际应用,直埋聚氨酯管道的敷设有两种方式,即无补偿方式及有补偿方式。 1.1 无补偿方式 无补偿直埋聚氨酯管道敷设技术,国内外均是建立在两种不同的理论基础上的,一是安定性分析理论,二是弹性分析理论。 1)安定性分析理论。这是20世纪60年代内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提出的按应力分类法和塑性力学中安定性分析概念为基础的新的强度设计规范(简称ASME规范)。该规范所采用的应力分为一次应力、二次应力及峰值应力。 由热力管道内压及外载所产生的应力为一次应力,此应力不是自限制的。由温度引起的热应力称为二次应力,这种应力是自限性的。上述规范对不同应力规定不同的应力强度限制值。在设计计算中以一次应力和二次应力的组合形式来进行校核。 实践证明,对于DN500以上的热力管道的敷设,采用这种理论进行设计是可行的,也是最简单的,并证明温度为150℃以上的直埋聚氨酯管道的直线段完全可以不设补偿装置。 2)弹性分析理论。这是北欧各国设计直埋聚氨酯管道的依据,主要特点是供热管道运行温度和限制的最低温度之间。要求预热温度与工作温度及最低温度的温差所产生的热应力,不得超过管材的许用应力。 管道预热方式有两种:敞开式和覆盖式。直埋保温管终身质保敞开式的特点是管沟在管道预热时是敞开的,根据一次预热范围分为整体预热和分段预热两种形式。 a.敞开式整体预热。敞开式整体预热可以利用自然补偿,不设固定点。如果直管段过长,自然补偿满足不了要求时,也要设一次性补偿器。但两补偿器间距不受土壤摩擦力的限制。 b.敞开式分段预热。敞开式分段预热的特点是一边敷设一边预热一边回填,并且不必设一次性补偿器,它分为设固定点和不设固定点两种形式。 设固定点。此种方式在设计时要考虑每段预热管路末端用
连通管连接,预热后用固定点将末端固定,同时将阀门前管路回填,以此逐段进行安装敷设预热。 不设固定点。此种系统形式与设固定点的形式基本相同,只是管道预热后不设固定,而是靠土壤的摩擦力来固定。这样就要求每一段管子在预热温度下的弹性力小于所受到的摩擦力。 覆盖式的特点是管沟在管道预热时处于回填土完毕后,由于土壤摩擦力的影响,管道在预热状态下的热应力,不能完全为管道的自然转角所补偿,因此要设计补偿器,同时这种补偿器必须在预热后焊死,使其同管道成为一体,此补偿器又称一次性补偿器。补偿器在国外如I.C.moller公司推荐用“E2muff”接头;国内可用波纹或套管补偿器。补偿器之间的距离不得大于最大安装长度的两倍,并需在直管两端设固定点,以防止管道应力集中的弯头部分受到破坏。补偿器至固定点之间距离不超过管道的最大安装长度。 1.2 有补偿方式 当管道温度过高或难以找到热源预热时,即热力管道不具备采用无补偿方式的条件,则可采用有补偿方式。有补偿方式可分为两种,即有固定点方式和无固定点方式。 1)有固定点方式。在补偿器两侧设置固定点,补偿器至固定点的间距不得超过管道最大安装长度,固定点所承受的推力为土壤对管道的摩擦力。设计时还应考虑到由于土壤条件变化而造成摩擦系数的变化,管线埋深的变化对移动的影响。施工安装时,也要特别注意确保设计计算的热膨胀位移在运行时能够实现,在管网中采用固定支架来控制膨胀位移。 2)无固定点方式。对于无固定点有补偿的敷设,首先应在管网平面布置及纵剖面图上校核两个直管段是否超过最大安装长度Lmax的两倍。如L≤2Lmax,则需校核直管段两自由末端的自然弯管是否能吸收掉直管段的实际热伸长量。 如果直管段长度L>2Lmax,则还需在L管段上设置补偿器,直至所有不带任何补偿器的直管段长度均不超过2Lmax为止
综上所述,直埋聚氨酯管道的各种敷设方式中,无补偿方式优于有补偿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