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镀锌管价格、昆明镀锌管销售发布。
每年进入初冬季节之后,就到了钢市一年一度的冬储时节,由此可能引发一波集中采购行情。从近两年钢市的情况来看,冬储其实已经沦为“鸡肋”行情,进行冬储的贸易商在来年第一季度基本都因价格走弱而被套牢。因此,市场上进行冬储的商家已经越来越少。
而今年,受钢市种种因素影响,冬储行情预计很难再显现。
第一,钢材价格持续走弱,贸易商冬储赚不到钱。当前,虽然钢材价格处于近10年来的低位,但是也鲜有贸易商有冬储计划。今年初以来,钢价走势整体疲软,基本没有出现持续性的上涨行情,钢材贸易商对钢价未来走势信心不足,进行冬储来年待涨的条件已经不具备了。如果贸易商现在进行冬储,到明年开春出售,中间需要两三个月时间,对贸易商来说,每月每吨钢材资金成本需要40元~50元,这就得花费120元/吨~150元/吨。如果来年的钢材价格能上涨150元/吨~200元/吨的话,贸易商还有利可图。但是,从目前的钢市行情来看,实现如此涨幅的可能性极小,而价格持续承压将是大概率事件。
第二,钢贸企业资金紧张,贸易商没钱进行冬储。每年临近年终,资金紧缺的矛盾就会加剧,而银行近年来又收紧对钢贸企业的贷款,现在钢贸商基本没有资金去囤货进行冬储。近日央行降息对资金紧张问题带来正面影响,融资成本有所下降。但对于钢贸商来说,要面对的不仅是资金成本问题,更重要的是资金来源问题。作为过剩产能行业,在涉钢行业的信贷政策方面银行仍将继续收紧。因此,资金紧张的问题仍不会有明显的改观。
与此同时,截至11月21日,社会钢材库存已经连续下降36周,并且是自2009年8月份以来首次跌破1000万吨的关口,处于最近5年多来的最低水平。不少代理商表示,有进一步削减代理量的想法。据悉,今年华东地区的上海钢贸企业基本是没有冬储计划的,即使是有冬储计划的企业也只是某些电商平台通过托盘公司来拿货(这主要是为了保证平台自营业务资金的流转)。过去两年,全国主要市场的社会库存均在12月中旬达到年内低点并开始反弹,象征着冬储行情的开始。从今年的社会库存变化规律来看,届时即便库存会出现回升,但回升的幅度和总的库存水平也将明显低于往年。
目前,钢市处于淡季,加上即将到来的年末是钢厂和代理商商谈新一年合同的时期,在社会库存连续下降的情况下,钢厂方面的合同组织压力将加大,而且由于近来出口情况转差,在销售压力增大的情况下,钢厂方面可能会对钢贸商扩大优惠幅度。今年第四季度,大规模的冬储难以出现,钢贸商“蓄水池”功能将进一步减弱,钢厂方面库存和销售压力将进一步加大,预计整体钢价受此影响将持续承压。
厂商心态矛盾复杂,型材价格涨跌都不易。据笔者调研了解,当前厂商对于型材市场走势心态极度矛盾。由于亏损,厂商从心理层面上想挺价,希望借此走出颓势。特别是近期型材市场处于持续消化库存阶段,这使得一些厂商萌生了拉涨的想法。但市场需求疲软,高价资源很难获得青睐这一残酷现实,使得型材市场的走势预期依然处于下跌的通道当中。因此,对于厂商来说,尽管微利,但是只要能正常出货,一切都在可承受范围内就好。在此心理的作用下,厂商普遍不敢过度挺价,而是在市场稍有不满时就放弃抵抗。厂商的这种矛盾心态,使得型材市场走势在短期内很难有重大突破,进退两难的僵持局面或将逐渐成为常态。
需求寒气袭人,短暂利好难解困境。近期型材市场虽然有趋稳的迹象,但实际上却并非终端需求好转所致。据贸易商反映,近期型材市场的资源成交多集中在中间商手中,多为贸易商的阶段性集中补库。受此影响,型材市场难得迎来一丝喘息的机会。但是据笔者了解,这种资源成交多集中在低价资源,高价资源成交并未放量。因此,短期内这种需求对于型材价格的拉动作用有限,特别是随着补库操作的结束,市场很可能再度陷入低迷当中。
而终端需求方面,随着天气变冷,需求淡季效应将进一步扩大。虽然国家下放轨道交通审批权,将使城市轨道交通迎来快速发展,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型材市场终端需求不振的压力。但是这种需求端的利好兑现仍需要时日,很难立刻化解当前型材市场需求端的寒冰。在需求端得不到实质性改观的情况下,型材市场很难走出困境。
11月份需求仍无起色,厂商悲观情绪有所加剧。为了保障出货,商家在交易过程中会对实际成交价格有一定优惠。但是随着型材价格的持续走低,厂商的利润空间被挤压,部分品种当前已经出现倒挂现象。不过,当前型材价格已经突破了厂商的心理底线,后市厂商对于低价的接受程度并不高,继续降价的可能性不大。整体来看,弱势整理很可能成为型材市场未来一段时间的主要趋势。
综上所述,从需求方面来看,当前终端市场尚无好转的迹象,而且随着天气的寒冷将愈发萎缩;原料市场方面,钢坯价格仍在不断下滑,钢厂只能随之降价出货,因而无法对型材价格形成成本支撑。目前,型材厂家盈利困难,甚至倒挂生产,近期轧线开工率明显下滑,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型材市场的资源供给压力,有助于型材价格进行理性修复。因此,当前的型材市场正处于多重因素相互博弈的僵持格局,短期内型材价格上涨或下跌的空间都不大,在无重大利好或者利空消息打破僵局的前提下,短期内型材市场很难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