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联系人:王欢()

联系手机:13652101781

固定电话:12204635

企业邮箱:904972623@qq.com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新型建材网上看到的,谢谢!

今日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
新型建材网资讯
    产能过剩百万吨 氯碱行业如何“脱困”
    发布者:904972623wh  发布时间:2014-04-23 11:26:03  访问次数:61

     近日,不少氯碱企业有些郁闷。根据“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家将调整进出口关税,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产品出口,而氯碱行业很可能在调控之列。据统计,上半年,中国PVC产量为604万吨,出口20万吨;烧碱产量为1235万吨,出口91万吨。业内人士纷纷表示,如果出口收紧,产能淘汰、行业洗牌的进程将进一步加快。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的江苏氯碱行业,将面临一轮生死考验。

        陷入产能过剩百万吨“泥沼”

        “市场行情很不好!”这是记者采访多个氯碱生产企业负责人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据江苏省氯碱行业协会透露,目前江苏省共有24家生产企业,总产能可达380万吨/年,而实际产量与市场需求量相等,仅为260万吨/年。产能过剩百万吨,堪称“过剩大户”。

        产能过剩给行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最明显的影响就是开工不足,价格难以上行。有关资料显示,目前,99%片碱市场主流报价在2860元/吨—3000元/吨,32%离子膜碱市场均价720元/吨—800元/吨,较前期有所下跌。而导致价格变动的原因在于近期江苏市场货源充足,下游企业需求下降以及周边地区低价产品的冲击等,多种因素联合制约了江苏地区烧碱价格,且据业内人士估计,烧碱价格还会持续下滑。

        “以液氯的价格为例,去年限电的时候,价格随之每吨涨了二三百元,年前达到每吨1600元左右;到年底,由于"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影响以及市场上因准入门槛低导致的恶性竞争等原因,液氯价格一落千丈,现在仅为350元/吨。可是液氯光生产成本就可能高达1300元/吨!”苏化集团张家港有限公司生产部杨经理无奈地向记者倒着苦水。他还告诉记者,在前几年氯碱行情好的时候他们公司年销售额可达8亿元以上,而现在年销售额仅约4.6亿元。“氯碱企业现在正处在一个盈利的平衡点上。为了生存,企业只有通过不断扩产来分摊成本。”

        “氯碱行业先天条件就不好,高能耗,利润还低。”江苏安邦电化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说。此外,由于氯碱行业目前还没有自己的行业标准,项目审批不严格、市场准入门槛低、价格定位混乱等亦严重制约了行业发展。

        以高精化产品占领制高点

        江苏氯碱行业一直是以氯定碱,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乙烯法氯乙烯、聚氯乙烯、甲烷氯化物、农药等氯制品产业链,对氯的需求量大。而江苏化纤、纺织、印染、医药、机械、电子等行业又相当发达,对烧碱也有持续的需求。但由于产能严重过剩,氯碱行业已不堪负重。“每个企业都生产一半大家日子就都好过了。”杨经理的一句类似戏言实则道出了众企业的心声。那么,氯碱行业如何才能真正实现“脱困”、“减负”呢?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制约氯碱行业最大的拦路虎便是技术落后。即使在轰轰烈烈的一轮投资过后,新技术、新装备比重有所提高,但却仍保留了相当规模的落后产能,如隔膜烧碱就还有650万吨的规模。同时,相比国外同行业研发费用占到销售费用2%这一现实,目前的国内氯碱行业还远远达不到。据介绍,隔膜烧碱电耗一般在2500千瓦时/吨,普通离子膜烧碱为2300千瓦时/吨,而“零极距”技术离子膜烧碱仅为2100千瓦时/吨以下。

    显然,选择了高端的先进技术和装置,就如同站在了同类产品的制高点上。
        “江苏氯碱行业自2006年以来就出现了产能供大于求的状况。所以纯粹靠生产氯碱这类初级工业原料是不行的,要往深层次去做。而且纯粹地卖也不行,要学会自己"消化",拉长氯碱产业链,促进产业转型。”江苏氯碱行业协会有关专家如是说。杨经理也表示,苏化集团的液氯一半用于生产化工产品,另一半则用于内销,但由于运输安全性的要求,销售范围局限在300公里以内。所以接下来,他们将重点发展下游行业,建好配套设施。

        尽管如此,经过多年的发展,江苏省氯碱产品高精化也已初见端倪,逐步形成了以农药、中间体、精细化工产品为主的氯碱产品群,许多企业都有自己的核心产品系列,形成产品树,延长了产品链。比如江苏扬农集团氯苯系列产品;南化公司的染料、农药、橡胶中间体为主的产品系列;江苏苏化集团新型农药及中间体、精细化工产品系列;江苏安邦电化公司的农药、中间体及精细化工的产品系列等。正是这些产品才使得这些企业安然渡过了金融危机的同时仍然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免责声明:新型建材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电话:0571-87774297。
0571-87774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