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恢复了高考的制度,许多高中毕业生通过考试直接进入高校学习,有幸成为改革开放初期的大学生。三十多年过去了,中国的大学生人数年年增加,大学生们的就业趋势据说已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变化,大学生在整个社会中已成为自然普通的一个群体了。
然而,大学生的增加却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及其今后的发展变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普及以及生产力的提高这些经济发展的层面,而且还有可能推动文明素质的提高乃至社会的变革发展。
根据有关统计数据,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大学招生人数只有40多万人,仅为当时高中入学人数的6%。三十多年后的2011年,大学招生人数已增加到了682万人,与高中入学人数的比率为80%。以此粗略估计,现在八成以上的高中毕业生都可以成为大学生了。此外,这三十多年来,作为大学生毕业进入到中国社会的人数之多也可想而知。
关于大学生人数的增加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和作用,我们自然会联想到现代经济学中的内生型经济增长理论的解释,即大学生可以被看作是经济增长中的人力资本要素。这种人力资本要素,一般来说比高中毕业生及初中毕业生具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和价值创造力。在一定的条件下,社会中的大学生人数的增长率可以带来高于该增长率的GDP的增长。
当然,过去三十多年来的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并不能完全归功于大学生人数的增加。高中毕业生以及其他社会群体的投入和贡献,也不可小看轻视。但是,以大学生人数的增加为代表事例的知识的普及以及生产力的提高,无疑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革期间的经济大衰退,与废除了高考制度不无密切的关系!
然而,这里还想指出的是,大学生的增加带来的影响,绝对不会局限于经济发展的层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价值观一定会向多样化方向发展,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对国家社会的关心及参与意识必将空前高涨。在此过程中,曾经在自由和自在的大学环境中学习生活过多年的大学(毕业)生们,最有可能成为领军群体。
退一步说,即使大学生们成不了未来中国社会变革的领军群体,他们在大学期间接触到的古今中外先进的思想、文化、科学和技术,也可能使他们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砥柱中流。他们在大学期间培养起来的素质和涵养,使他们在对待社会纷争时善于通过辩论表达自己的意见,主张“动口不动手”;使他们在面临社会决策时主张采取公正公平的方式,既尊重大多数人的意向,也考虑少数人的想法。这些素质和涵养,在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中已是基本常识。其普及和推广,无疑有利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成熟。
随着中国社会中的大学生人数的增加,有些人开始认为,大学(毕业)生已不再是社会发展中的“精英”群体了。但是,即便如此,大学(毕业)生们仍然可以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和生活环境中,根据自己的见识和素养,为促进社会的发展和防止社会的倒退作出“草根”层面上的贡献。